人民日报讯(通讯员田豆豆)2023年5月27日14时50分,必赢76net线路教授、博士生导师项继权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辞世,享年61岁。项继权教授是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组部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国乡村政治研究的代表人物。
“真是很过意不去,辛苦你们跑这一趟,本来应该是我去学校的。”在必赢76net线路政治学系教授项继权家门口,只见他颤颤巍巍地迈着小碎步,一步一挪来迎接党委宣传部一行。短短2米的距离,常人用几步就能走到,而他用了数十步。
“颧骨凸出,两腮塌陷,眼窝深陷,近1米7的个子,体重还不到一百斤……”“消瘦”是项继权给来访众人的第一观感,也是数百名学院师生对其的普遍印象。自2014年被查出肺癌晚期以来,他依旧坚守在教学岗位上,不曾为此缺课落课。
先后参与和主持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向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提交了40多份研究咨询报告,撰写学术论文100余篇……项继权缓缓地说,“我无法左右癌症的病变进程,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平心态,走好当下的每一步路。”
“从来不去想,也没觉得自己是个病人”
“病情都这么严重了,还在给学生改论文”“能不能多关心关心自己的身体”……在刚刚得知项继权已是肺癌晚期,存活年限至长不过两年时,妻子又气又急,常在耳边念叨他。可项继权心里想的却不是怎么治病,而是研究生们的毕业论文还没有改完。
“在进入病房接受治疗前,他硬是争分夺秒完成了这件‘心头大事’。”身为医护人员的妻子,见过那么多生离死别,但真当她陪着丈夫穿梭在医院里接受治疗时,眼里满是心疼——
“他从没怨怼过,大把大把的药二话不说就咽下去……”
“只要状态稍微好一点,他就开始干活,满脑子想着学生们的研究问题……”
“他这一生没有别的喜好,唯一钟情的就是探寻真知的学术研究,还有那些负笈求知的学生们……”
得益于妻子的悉心照顾和科学指导,更幸运的是找到了有效的治疗靶向药,项继权的病情在过去七年里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讲课、开读书会、指导硕博研究生……他一直坚持在政国院的教学岗位上,从来没有间断过。
“继权有时行动不太方便,但仍然舍不得放下工作。他对生命的历程非常坦然: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与项继权共事多年,我校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政治学部教授徐勇感慨于老朋友的豁达乐观。
去年靶向药物失效后,项继权体内的癌细胞转至脑部。肌肉无力、肺虚气弱、气喘出汗……面对持续恶化的病情与亲朋好友的担忧,他只是摆摆手笑道,“既来之则安之,学会跟癌症共生。从来不去想它,也一直没觉得自己是个病人。”
“中农院前身的‘三驾马车’之一”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政科-中农院”),是政治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主体单位,也是从事农村与农民问题研究的专门性科研机构。
作为其前身的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在成立之初有“三驾马车”——张厚安、徐勇和项继权,共同作为团队的核心研究力量,推动“政科-中农院”逐渐成为华中地区政治学研究的一片高地。
26岁那年,项继权从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后,正式加入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继权从不以老资格自居,而是默默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徐勇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作为初创者,项继权一直甘愿做基地的‘第二提琴手’。他有功力,但从不显山露水。”
“1999年,在争取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时,我们属于‘跳一跳’才够得着的预备队。”中国农村研究开创者、已入耋耄之年的张厚安说,“在那段艰难起步的日子里,大家团结一致、不争名利,为中国农村研究院的奠基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设网站主页、开展网上咨询服务、发布调研信息……这些十分繁琐的事务,项继权干起来却得心应手。“他专门开设了一个面向基层的咨询栏目,帮助干部群众解决问题。当时,还有农民拎了几只老母鸡,亲自来校表示感谢。”徐勇回忆道。
在重点基地建设日臻完善之时,项继权却主动辞去了基地的领导职务,提出让年轻人来承担更多担子。“团队的发展需要年轻血液的注入,需要培养一批有能力的接班人。”
虽已卸任,但他多年来一直默默关心支持着基地的工作,并作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及“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持续发挥学术带头作用。
“我愿意一直在桂子山教下去”
“在当下的中国,如何针对性地解决湖泊污染问题?”“如何从政治学角度来分析农村公路的建设情况?”……不久前,项继权在利群读书会上抛出一连串问题后,便将目光聚焦于生态环境、交通运输背后的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对农村公路进行评估、承接云南洱海水污染治理项目……在旁人看来,这些均是与政治学“毫不相关”的研究领域,而项继权却埋头扎进实践研究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治学”新方案。
及时修正案例数据、补充最新理论知识、增加前沿热点问题……像这样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机会,项继权十分珍惜。“上次回学校给博士生讲课,原计划是讲两个小时,但总担心他们‘吃不饱’,一讲就讲了三个小时。”
每次都是直至课程结束,他才记起妻子的叮嘱:不能长时间讲话,否则容易刺激支气管粘膜导致咳嗽。即使每周都会因为忘记叮嘱而受到妻子的“批评”,他还是反复向学生们强调,“还有任何不懂的问题,都可以随时通过微信和我交流。”
“在六年半的研究生生涯中,无论是专业培养还是思想成长,我都能充分感受到项老师的专注、执着、达观和宽容,这也鞭策着我不断争取点滴的进步。”师从项继权,如今任必赢76net线路博士生导师的袁方成感慨道。
“一届一届莘莘学子的纯真情感,一次一次地里田间的走访调研,一个一个学术难题的较好解决,让我的生命获得了延伸,让我的人生充满了色彩。教书育人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业,我愿意一直在桂子山教下去。”项继权说。
“学生心目中的好导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项继权教授不仅是地方和农村基层治理研究的学术大家,更是一位德业双馨的教育大家。任教期间,他坚持组织研究生读书会,要求学生读原著、读经典。坚持组织学生社会调查,推荐学生到各级党政部门实习,鼓励学生开展境外交流。他不仅注重对学生学术品德的塑造,更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并以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出榜样。从教36年以来,项继权教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毕业学生遍布海内外,可谓桃李满天下。2010年当选华中师范大学首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项继权教授严于教导学生,但更关注和关心学生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成长。常年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外学术实践。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参与“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不管学生选中的调研地点是分布在全国中、东、西部的省份,还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温州,或者零星分布各地偏远的传统村落,他都会毫不犹豫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拨出专门款项进行支持。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重视比赛,但是却不看重结果。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学生是进入到了学校的重点培育项目,还是在选拨赛中名落孙山,又或是夺得全国比赛最后的桂冠,他对所有团队,都永远是微笑着鼓励和表扬。
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参与,是经历,是在这过程中的成长和感悟。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挑战杯不仅可以让你们在科学研究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也是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培养学生自立、创新、科学和合作的精神!
同样的关爱,还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看到学生在匆匆赶去上课途中的小店铺买早餐时,他会告诫:这些都不卫生,最好还是能在学校食堂吃;当看到学生因为赶着上课,而狼吞虎咽时,他会慈爱地说,不要着急,还有一会,慢慢吃,至今仍有一位同学对和他一起站在教室外,一老一少一起啃馒头一边闲话聊天的画面记忆犹新;当遇上重大节日时,不管他多忙,学生总会收到来自于他的祝福短信。
2014年患病后,项继权教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坚持工作。他坚持到校讲授本、硕、博课程,坚持面对面指导学生,坚持开展学术研究,坚持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坚持为学科建设建言献策,心怀学校、学院、学科,为师生树立了坚守、励志的好榜样。
(转载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北频道)